当前位置首页 -> 科学研究 -> 科研项目

 科研项目


        近年来,学院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,省部级项目82项,市级项目19项,横向项目超100项,为电力行业及地方发展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,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。   

     【典型案例一】

       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项目支持下,持续开展能效优化与智能用电关键技术攻关。首创非侵入式负荷数据全域采集方法和并行化云挖掘引擎,创建不同场景能效状态精细量化评估模型,发明基于用户习惯的用电方案优化方法和用户节能潜力分析策略。基于以上研究成果,研发“国网标设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”、“电力能效监测管理系统”、“智能用电能效评估系统”、“用户用电行为模式分析系统”、“互动智慧用电服务管理系统”等软件平台13套。系列软件平台在北京、浙江等7 家省电力公司及其大工业用户、工业园区进行示范推广应用,用电信息采集及时率提高20%,电能利用率平均提高10%,3 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.6 亿元,推动了智能用电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。

    【典型案例二】

     创新“互联网+安全生产”模式,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黄金矿山产业升级,将人、物、设备、流程互联,设计统一的黄金矿山安全整体解决方案,攻克“黄金矿山安全子系统数据集成”、“数据传输安全防护”、“矿山安全综合信息管理”、“矿山供电安全保障”等方面的关键技术,建成“矿山云和矿山安全大数据平台”,研发的“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”应用到黄金矿山企业的“地、测、采、选、冶、管”等安全生产流程中,大幅提高黄金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规模化、精细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。依托合作企业吉林市东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,完成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公司、内蒙古包头鑫达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75 家黄金矿山企业的业务覆盖,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 亿元,为全国矿山企业节省开支超50 亿元。

    【典型案例三】

       着眼于高压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实际需求,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,创造性地将语音识别、人机交互和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运维管理。提出基于阵列麦克风和自适应截断型非负张量分解的语音增强方法,解决高空作业风噪去除难题;提出基于双向循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方法,实现可穿戴设备语音操控;发明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现场视频编码帧内预测优化方法,实现运维视频实时传输。自主研发AR 可穿戴智能设备,据此开发国内首套“高压输电线路智能运维系统”,实现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线路故障与缺陷图像采集、基于语音识别的现场运维记录自动生成、运维过程远程辅助与监督。系统全语音控制,解放双手,推动电力运维工作方式的变革,极大提升运维质量和效率。成果已推广到国网吉林、黑龙江、山东等9 家省电力公司,在运维操作规范化、运维工作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